摘要
中青评论
本次艺考改革不但不会给考生带来阻碍,反而会让艺考回归到培育德艺双馨人才的道路上去。
最近几年,随着艺术市场的火爆,艺考的规模也越来越庞大。据统计,2020年,全国艺术报考人数多达117万,较2019年大幅增长了13万人。在此背景下,不仅考生备考、应考负担加重,而且高校考试规范也面临很大压力,管理“宽松软”、辅导培训失序与违规等问题频发。
2020年1月1日,参加2020中传艺考初试的考生走出位于杭州的一个考点。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为此,日前教育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到2024年,我国要对高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制度和艺术人才选拔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改革。
从舆论反映看,很多人都把目光聚焦到文化课成绩比重上。一些观点认为,文化课比重提升会遏制艺术热情,让有潜力的艺考生望而却步;还有观点认为,文化课比重加大会削弱艺术专业水准。
实际上,从2015年开始,艺考文化课在艺考录取中的比重一直在提升。很多艺术高校已经在招生简章中明确强调文化课与艺术专业之间的比重。比如上海戏剧学院,早就要求文化分需要达到一本线,同时一些单科成绩还不能低于105分(150分制)。中央戏剧学院也是如此,它的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最低录取比值达到了1.09,按高考文化课成绩与一本线比值从高到低录取,同时还要求语文、英语单科成绩得达到该科目满分值的70%。
也就是说,此次艺考改革在文化课的规定方面并非从零到有,实际上是对既定事实的确认,艺术考生对于文化课比重加大应早已有心理预期。
从社会宏观角度看,艺考改革一定程度上对“校考虚旺”起到遏制作用。近年来,随着艺术人才需求的火热,很多高校都竞相开办了学费标准相对较高、办学门槛较低的艺术类专业,甚至盲目扩大艺术类专业招生规模,比如全国组织校招的高校有300多所,而艺术类本科专业招生人数在全国本科招生总数的占比中也位居第三,仅次于工学和管理学。
然而,由于办学定位不明确,招生规模及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一些艺术生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困境,从而影响了艺术教育的发展前景。而本轮改革中的扩大省级统考范围、提升省级统考水平和质量等措施,一定程度上能够遏制艺术校考的虚火,让艺考回归到正常轨道。
图片来源:人民视觉
从微观的角度看,艺考改革阻断了不切实际的“艺考捷径梦”。过去,由于艺考需花费更多时间与精力从事专业练习,文化成绩要求一直低于普通专业考生,使得部分考生和家长存在着错误观念,认为艺考招生“重专业轻文化”,将艺考作为自己到更好大学念书的“升学捷径”。
艺考生文化课成绩要求相对较低,本是他们要花费更多时间与精力在专业训练上导致的结果,而不应成为其选择艺考之路的原因。如若因果倒置,实非教育公平之本意。本次改革明确对艺术类专业进行分类录取,尤其是针对一些不需要参加考试的专业,直接根据高考文化课成绩进行择优录取,从而摒弃“艺考捷径路”“快速明星梦”等浮躁心理,让艺术教育更加公平和扎实。
从我国艺考的发展历程,以及艺术生就业与市场需求的角度看,本次艺考改革不但不会给考生带来阻碍,反而会让艺考回归到培育德艺双馨人才的道路上去,为真正有才华的青少年走上艺术殿堂保驾护航。
(作者系中国政法大学传播与社会研究中心副主任)
撰文/聂书江
上一篇:艺考迎重大改革,文化课成绩占比提高,“艺考”不再“易考”
下一篇:教育部发布高考防疫提示:提醒考生做好考前本地14天健康监测
- 第二届“中国好家风”传统文化入校项目正式启动
- 学校或将取消“延迟服务”,相关费用将一并退回,或5月15日实
- 实地督导复评!湖南首次抽查36所高中阶段学校
- 2023中国大学排名公布 清华北大浙大连续9年蝉联三甲
- 北京硕博毕业生首超本科生,研究生“过剩”了吗
- 13岁女孩被霸凌 警方:施暴者已找到 打人原因很荒唐
- 老师连扇女生数十耳光被开除,家长:孩子产生了较大的心理阴
- 世界睡眠日:好的睡眠能在30分钟内入睡,你的睡眠还好吗?
- 河北16岁初三学生罚站20分钟倒地死亡,当地教育局回应!
- 全国高中C9联盟成立,“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
- 全国高中C9联盟成立,“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
- 两会同期声:教育是国之大计,委员们如是说
- 儿子沉迷手机爸爸逼他连玩17小时 反向教育让儿子认识到错误
- 全国人大代表、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梅兵:警惕考研“高考化
- 全国政协委员贺丹:人口结构出现变化教育资源或许不再卷